97學年

上層分類:研究內涵 分類:97學年 發佈於:2012-11-21, 週三 23:41

Micro and Nano hybrid structure applied in optical films

   In this research, a micro and nano hybrid structure was realized by using simple micro and nano processing methods. Micro-structures generated by using exposure, development and etching processing; nano-sturctures were generated by using AAO processing. The fabricated structures were used as molds in a nano-imprint lithography process where the structures were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to a transparent polymer film. The imprinted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transmittance and compared with a “blank” sample, which has no nano-structures. Obvious increment in transmittance can be observed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sample

 

 

彈性曲面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製作與分析

   本研究利用將影像感測器晶片以陣列的排列方式嵌入PDMS膜片並利用金屬打線來做為晶片之間的連結的概念,製作出彈性曲面影像感測器陣列以解決光學成像中場 曲的問題。該曲面影像感測器陣列在延展性測試中可容忍17.86 %的單軸應變;光電特性量測中則使用了焦距40 mm、60 mm 以及120 mm的透鏡分別配合曲率半徑40 mm、60 mm 以及120 mm的曲面基座以及平面基座來進行量測與比較,並針對不同規格的影像感測器建立光源照度與輸出電流的數學關係,藉此將曲面影像感測器陣列的輸出電流轉換成 照度分佈,以比較平面與曲面之聚焦效果。本研究成功的利用該影像感測器陣列量化曲面與平面在聚焦效果上的差異,在經過一系列的測試與討論之後也證實了利用 該概念來製作彈性曲面影像感測器陣列是可行的。

 

影像處理於果蠅個體監測之研究

  本研究主要是利用電腦視覺自動化分析昆蟲實驗平台,進行剛孵化果蠅性別辨識及個體果蠅活動記錄。處女果蠅在果蠅的基因轉植實驗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 需在果蠅孵化後尚未具有交配能力的六個小時內將果蠅依性別分開放置,藉由果蠅影像之飽和度強度與浮動特徵閥值,定義果蠅頭胸部與公果蠅腹部尾端交尾器之特 徵區塊,並配合果蠅身軀擬合橢圓資訊判斷剛孵化果蠅之性別,其中公果蠅判斷準確率超過94%,母果蠅判斷準確率高達100%,成功應用於自動分類果蠅收集 器,有效提升處女果蠅收集效率。 有關果蠅活動力部分,利用給定初始值式K-means估算相互接觸果蠅之位置,並搭配運動預測模型與最小能量配對法,完成複數個別果蠅之配對,並分析果蠅個體活動情形與活動散佈機率。本研究能於不標記色點的情況下,同時追蹤十隻移動中的果蠅,並記錄個體移動距離、移 動軌跡、空間機率分佈、整體平均移動速率等人眼無法量化之數據,並搭配合理簡化運動模型與改良後,使本方法能夠最快速且準確的分析果蠅活動的各項數據,且 能夠同時進行多組實驗分析,大幅提升果蠅實驗效率。